国内开关设备越来越精细化,工业化水平提升,产业链齐全,降低了生产成本,提高了制造精度,柜体单薄、操动机构精致,随之而来的是开关设备缺乏安全感了。对于多数国内厂家所谓技术,更多的是为了降低成本,只有能够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,才是技术。而不会真正为产品性能、安全性、可靠性、可持续性提高而去专研技术。
国内常说我们的电气设备技术、生产水平如何高,完全可以满足世界各地要求,走出去一点问题都没有。而现实是走出去的多是随国内建设企业、国企海外建厂或是东南亚、非洲等地区的项目,真正欧美的客户项目几乎没有。国内的企业能够和三大家,或者EATON、LS等等跨国电气制造企业比肩几乎没有。
沙特国网中压开关柜入围名单
昨天听了个讲座,北美输配电设备机会非常多,但要进入美国市场,就必须美国建厂,否则没人敢用,即使有UL认证,产品后期的维修等都需要当地有人去做,而国内企业在美国有厂的屈指可数,而有胆量真正去开阔美国市场、去投资建厂的更是微乎其微。
开关柜不是灯泡,到哪都能卖,它是工业产品,是定制化产品,即使我们说标准差不多,或者说国际标准更高,但不代表就强,就满足当地的需求。
产品的适用性,符合当地习惯,而不是教导当地客户用我们“更高级”的产品。如北美中压双层断路器开关柜,你就不能硬推我们的中置柜,虽然中置柜不一定违反标准,但不论系统配置还是运维方式都是不同的。
对于大量13.8/15kV的开关柜市场需求,我们还是拿24kV去替代,不仅尺寸大,成本高,而欧洲17.5kV开关柜和国内12kV开关柜一样的尺寸,甚至更加紧凑,如17.5kV 1250A 31.5kA断路器开关柜普遍尺寸600/650mm宽,而国内24kV多是1000mm宽,深度更大。
产品的安全性,这是可以看出来的,客户需要满足内部电弧故障等级,不要说你有40kA 1s的内部电弧报告,柜门的厚度强度,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否可以满足。
产品的可靠性,机械联锁,操作机构都要坚固可靠,不是嘴上说说断路器寿命30000次,而只需要实打实10000次机械寿命,而这一点国内厂家断路器80%是做不到的。机械强度薄弱,薄片、细杆连接的机构,一碰就弯,很难满足实际操作要求。
小于25Nm是很难控制的,对于不清楚开关柜具体联锁结构,力气较大的老外是很容易超出的,联锁就会失效。通过专用机械钥匙锁具联锁,虽然麻烦,但简单程序化操作则是最为有效的防止误操作措施。通过钥匙转换盒,钥匙之间互锁,实现几把钥匙交换出一把钥匙之类的功能,更可以实现多条件的允许使用厂家,钥匙锁扩大到整个开关室、变电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