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刘德顺1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,“十四五”及未来一段时期是加快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机遇期。
1
首个专项政策加持
能源数字化、智能化是推动能源产业链高端发展的重要基石,传统能源行业仅关注瓦特流,“发-输-配-储-用”节点之间彼此孤立,难以协同,导致电力生产效率低;且全链路存在大量“哑设备”依靠人工维护,运维效率低。
因此,传统能源基础设施运行方式难以应对“双碳”发展带来的新挑战。能源数字化通过引入5G、AI、大数据、IoT等数字化技术,可有效提升能源生产效率、运维效率和能源效率,最终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。
国家能源局发布的《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》是国家层面首次就能源数字化出台的专项支持政策,能源数字化由此开始走向绿色低碳转型大舞台的C位。
《意见》提出了到2023年要实现的发展目标:推动数字技术真正融入能源产、运、储、销、用各环节,构筑能源系统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应用体系,推动能源系统运行和管理模式向全面标准化、深度数字化和高度智能化加速转变,带动能源系统新能源比例的提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,实现能源发展的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,支撑能源行业提质增效和碳排放“双控”。
《意见》从加快行业转型升级、推进应用试点示范、推动共性技术突破、健全发展支撑体系,以及加大组织保障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多项举措,围绕智能电厂、智能电网、智能煤矿、智能油气田、综合能源服务等多元化典型应用场景,促进创新成果的工程化、产业化,全方位、全角度、全链条培育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优势。
2
发力六大重点领域
从发展历程来看,早期的能源数字化转型聚焦生产与管理环节,核心目标是应用通信、自动控制、计算机、传感等信息技术,保障电力生产的稳定可靠及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。今天,能源数字化在全能源领域全面发力。以两大电网为代表的能源巨头率先推行数字化转型,其大致的发展阶段如下:
能源数字化在各类能源的产、运、储、销、用各环节均有应用。《意见》指出从“加速发电清洁低碳转型、数字化智能化电网、煤炭安全高效生产、油气绿色低碳开发利用、能源消费环节节能提效、综合能源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”等六个方面推进能源数字化发展。
其中,加速发电清洁低碳转型是从发电侧出发,数字化智能化电网聚焦于电网侧,煤炭和油气则是从传统两大能源领域入手,能源消费环节则聚焦于用能侧,综合能源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则是对上述几个应用领域的补充。这六大领域全面囊括了能源的各个细分市场,由此带来的是一个万亿级的潜力市场规模。
3
能源数字化的先锋者
在广袤的能源市场,一大批玩家正在持续涌入能源数字化的新蓝海,这其中有传统的大型能源央企、有互联网、软件、ICT公司,他们结合各自的优势,在能源数字化的大市场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业务领域。
以华为为例,2023年3月31日,华为公布2022年财报,华为数字能源业务收入首次超过了高速增长的华为云,实现营收508亿元。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新变化,称得上是华为从传统ICT业务中拆分出来的一个新增长点。
而此时距离华为数字能源的成立还不到2年。2022年亮眼的财报数据反应了华为发展数字能源业务的战略成功,更反向印证了数字能源市场的巨大潜力。
华为数字能源源于其网络能源产品线,2020年5月,华为网络能源正式更名为华为数字能源,2021年6月7日,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。
目前,华为数能旗下全资持有西安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、上海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、华为电动技术有限公司、华为数字技术(苏州)有限公司四家子公司,战略布局版图愈加庞大。
在业务发展上,华为数字能源首次提出“比特管理瓦特”的发展理念,其主要产品和业务覆盖智能光伏、站点能源、数据中心能源、智能电动、嵌入式电源、综合智慧能源、能源管理云等。
除了以华为为代表的ICT公司之外,百度、京东、阿里、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也早已深入数字能源赛道。另外,诸多能源央企也纷纷布局数字化转型:如国家电网积极推动能源电力数字化,加快推进全业务、全环节、全要素数字化发展;国家电投提出“到2035年,集团公司数字化水平达到能源行业‘世界一流’,全面建成‘数字国家电投’”的发展目标……
《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》吹响了能源数字化业务向纵深发展的号角。在技术、政策、市场三大层面,能源数字化有众多的企业和资本参与,技术将得以持续迭进,国家的政策导向也将逐步帮助破除阻碍能源数字化发展的政策藩篱,而在市场层面面临的一些诸如用户接受度低等问题,也将受益于技术升级和政策驱动,而逐步得以消解。
这是能源数字化业务发展最好的时代,一个华丽的新篇章正在掀起。
来源: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