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外市场巨大,我们真的就可以出口了吗?不看标准、不管技术规范,一切市场都拿我们常规的开关柜去卖,似乎我们的开关柜可以适应所有需求。对于一些大型国企的海外建设项目也许是这样的,国人建,国人用,GB标准没有问题,技术规范都是国内的改的,当然没有问题,客户可以接受。而真正的外国客户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,如沙特国网环网柜,入围17家企业,其中中国企业只有3家,前前后后设计、试验等等花了大量时间和金钱,才得以入围,但据说市场份额都很小。空气绝缘开关柜更是没有中国本土企业。
究其原因,产品的性能、可靠性还是值得商榷,作为外部进入的企业,你必须要完全满足当地要求,这时不可以说“我们的产品好,我们可以引导客户。。。”,产品性能要完全满足非常结实可靠的设计以及验证。
中铁建(CRCC,注: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是两家公司)巨亏41亿建麦加轻轨的故事。2009年,沙特政府修建沙漠高速铁路,当地建筑承包商报价170亿元情况下,中铁建报价121亿元中标该项目(Makkah Metro)。由于这是个与同类工程建设中超短的工期,以及运能和运营模式最复杂的工程,以及困难的沙漠工作环境,以常规环境的项目报价,造成巨亏。
国外开关柜项目往往比我们国内的项目复杂的多,必须要有足够的信息了解,如沙特国网对产品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,而且不只是纸面文件,要求就是要求,必须要实现,复杂的试验要求,全程型式试验见证,不允许弄虚作假。英文文件必须认证阅读,完全理解弄明白,不要自说自话,这不是国内项目,很少有人会根据技术规范对产品一一核对,前期要求很高,后面马马虎虎交货就好。国外项目会一一落实的,根据文件、根据报告对材料、过程、产品检查,任何不符合都可能需要重新再来。
前期工作不能应付了事,提交的图纸、文件必须清楚、明白,是可以实现的,可追溯的。否则就是给自己挖坑,后面反复,不论说时间还是费用都要大幅增加。产品的设计则不能以成本为第一原则,而是要满足性能要求,考虑节省铜排长度而将电流互感器吊装,考虑节省钢板而使门板缺乏加强,这些都是不可取的。
更有甚者,采用劣质铜排,差的镀银质量,简易的制造工艺等等,以小作坊的生产思维、方式去生产开关柜,糊弄了事,这些想法、做法会害了自己。这样生产出来的开关柜,无法通过审查,无法通过试验以及客户FAT验收。海外市场巨大,但需要有足够的资源,足够的能力以及思想去面对,如果只是简单的以国内常规做法去操作,是很难满足的。如果不具备条件,索性就不要参与了。
来源:会说电气